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我岁数大了,身体不太好,出门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幸好村里安排了光伏公益性岗位,不仅收入稳定,离家也近,能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我感到很光荣。”近日,说起自己的公益性岗位,安徽省青阳县木镇镇双云村徐大爷脸上写满了幸福。
电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网中。光伏电站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近年来,木镇镇坚持把光伏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全镇累计建设光伏电站9座,总资金投入达330余万,累计确权规模为579千瓦时,关联农户171户,提供公益性岗位超20人,2024年累计收入超50万元,2025年一季度累计收入超10万元,同比上涨5%。
“多亏了光伏电站这个利民的好工程,让村集体每年都有了稳定的收益,实现了‘只要天上有太阳,集体经济就有收入’的发展态势。”木镇镇双云村党支部书记唐八斤说,“收益主要用于发展公益性岗位等,真正做到发展成果集体共享,发展红利惠民利民!”
利用光伏电站收益,设立了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创造了就业机会,主要负责维护电站的完整性、清理光伏板下的杂草、清洗光伏板和故障识别处理等日常工作,确保电站的正常运行。
下一步,木镇镇将继续探索从“输血”到“造血”的帮扶模式转变,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有效抓手,持续深入开展调研,深挖木镇镇资源禀赋,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更多特色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提高村民收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周圆 施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