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5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震慑作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据介绍,人民法院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清除“蛀虫”。在燕某、孙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中,二被告人作为某控股公司董事,收受贿赂5.6亿余元,造成所在公司巨额经济损失,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十个月、十五年。
石某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是依法惩治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典型案例。石某玉作为某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收受贿赂608万元并侵占公司财物366万元,严重侵害所在互联网企业权益,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最高法指出,民营企业工作人员非法收受贿赂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一样,都是犯罪行为,都要被定罪量刑并追缴犯罪所得,最后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时,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张某剑是某工程项目工作人员,负责门岗保卫、工地进料、施工安全等工作。他借此欺行霸市,强迫某装饰公司等多家商户从其处购买高于市场价格的水泥、沙石等装修材料,强迫交易数额共计92万余元,被人民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
最高法表示,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依法平等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罗沙 冯家顺)
最高法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 时间:2025-06-09
- 打印
分享:
延伸阅读:
-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老区发展振兴—河南西华县老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
2025-08-12 -
安徽青阳法院:化解冲突免“鉴”纷 难避冲动三重罚
2025-08-01 -
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分析会暨会长办公(扩大)会
2025-08-01 -
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5-08-06 -
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赴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调研交流
2025-07-17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军旗旗面式样
2025-07-31 -
强化监督职能 共促规范发展——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第六期监事长沙龙圆满举行
2025-06-25 -
云南昆明铁路公安处侦破特大毒品案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