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在安徽省青阳县酉华镇宋冲村的山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徐徐展开—桑叶烘干厂房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正如期推进,为当地桑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施工现场,工人师傅们分工明确,有的在精心砌筑排水渠道,灰色砖块在山间垒起整齐的“水脉防线”,保障厂房区域排水通畅;不远处,大型起重机正平稳吊运大型设备,为桑叶烘干厂房的核心设施安装“添砖加瓦”。旁边的温室大棚与青山绿树相映成趣,勾勒出乡村产业发展的鲜活图景。
2018年以前,村里虽有零星蚕桑养殖,但分散的小农经营面临风险高、成本大、收益不稳定的难题。转机始于村党总支的大胆决策——通过“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与青阳县三方丝绸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流转300余亩闲置山地建设标准化桑园,投入102万元建成两期占地3300平方米的蚕桑一体化养殖大棚及小蚕共育室,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到规模化经营的跨越。
这种革新模式带来了显著效益。养殖大棚租赁给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9.6万元,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80余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更重要的是,桑叶采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现在每天摘桑叶能挣100块钱,真是太满足了!”70多岁的村民道出了许多留守老人的心声。
宋冲村的蚕桑加工项目并未止步于传统养殖,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了价值跃升。针对传统养蚕风险高的问题,镇党委、政府与村委会创新思路,将桑叶烘炕成干叶出售,既降低了养殖环节的不确定性,又延长了产业链条。在三方丝绸公司的技术指导下,鲜桑叶经过科学烘制后价值倍增,形成了“桑园种植—鲜叶采摘—烘干加工”的稳定流程 。
桑叶烘干厂房的建设,是宋冲村深耕桑产业、延伸产业链的关键一步。以往当地桑叶加工受限于烘干条件,产业价值难以充分释放。该厂房建成后,通过专业化烘干设备,大幅提升桑叶加工效率与品质,既解决桑农桑叶储存、加工的后顾之忧,又能为后续桑茶、桑保健品等深加工产业奠定基础,推动“桑资源”向“桑经济”的高效转化。
从桑园种植到桑叶烘干再到产品深加工,宋冲村的桑产业版图正不断拓展。下一步,宋冲村这一项目不但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具象实践,更将成为带动村民增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引擎,让小小桑叶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绽放更大价值。(施青林 关彥茹)
责任编辑 程东建 徐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