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你今天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没?”“现在骗子手段多得很,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可能就把你辛辛苦苦攒下的钱骗走了!”为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安徽省歙县长陔乡坚持“宣传先行、预防为主”,把反诈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
“土话”讲“大道理”,群众听得懂、记得住。“陌生电话不要接,短信链接不要乱点,转账之前多想想,先问问儿女、村干部!”在长陔乡的五保老人家中,志愿者用“土话”一遍遍叮嘱。为了让反诈宣传更接地气,长陔乡组织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志愿者成立“反诈小分队”,利用“驻村夜访”“访企入村”“入户遍访”等机制,走进农户家中、村头巷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解真实案例,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背后是陷阱”。
“小手拉大手”,学生也成了“反诈宣传员”。“我回家就教奶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还告诉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长陔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参加完反诈主题班会后兴奋地说。该乡将反诈宣传融入校园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手抄报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从小树立防骗意识。孩子们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形成“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氛围。
“技防+人防”,织密反诈“安全网”。“村村通”大喇叭,每日一喊话:每天早晚,各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用最熟悉的乡音,播报最新诈骗案例和防范口诀,提醒大家“不听、不信、不转账”。
“板凳会”拉家常,面对面讲解:联村乡干、派出所民警、志愿者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在村民家门口、文化广场开起“板凳会”,没有讲台,不分上下,大家坐在一起,像拉家常一样,把骗子的套路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网格员”走田间,精准送上门:86名网格员化身“反诈先锋”,走进田间地头、小店商铺,特别是针对留守老人、家庭主妇等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地宣传,帮助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
“微信群”发案例,警示全天候:每个村的村民微信群都成了“反诈微课堂”,村干部定期在群里转发县里、乡里发生的真实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同时联合派出所、农商行等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推送预警信息。(胡菁菁 周建飞 程东建)
责任编辑 程东建 徐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