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近日,安徽省青阳县人民法院庙前法庭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在线调解一起提供劳务者损害责任纠纷案,高效化解了双方的争议,避免了当事人往返奔波,切实减轻了诉累。
据悉,某建设公司将工程分包给左某,左某雇请王某到该公司的工地从事钢筋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王某右手小拇指不慎被倒下钢管砸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由于在赔偿问题上,王某与左某未能协商一致,遂将左某诉至法院。
庭审期间,王某申请追加某建设公司为共同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左某坚称自己与王某不存在法律关系,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而某建设公司认为王某并非其聘请人员,同样不应承担责任。双方相互推诿,导致调解陷入僵局。
面对分歧,承办法官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分别与各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耐心梳理案件事实,明晰法律关系。经过多轮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初步调解意见。
考虑到原告王某与被告某建设公司的代理人均不在本地,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随即通过微信与各方确认最终调解意见,并制作了详细的调解笔录。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庭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开庭,组织各方在线调解并完成签字确认手续。至此,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此次线上调解是青阳法院庙前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该庭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不断优化诉讼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司法服务。(章萍 施青林)
责任编辑 程东建 徐红春